一零一、臣非臣师非师(2 / 2)

明末风暴 圣者晨雷 1843 字 23天前

崇祯相信,温体仁是孤臣,不结党营私,所以才会被人如此攻讦,可国事如此败坏,总得有一个有才能的人出来收拾。温体仁有些才能,可比不上周延儒,而且此人声望不足,士林中反对之声极大,或许……该再往内阁中补充人手了。

江苏宜兴,张溥满脸喜色地看着周延儒,而周延儒则捻须良久不语。

“这是老师起复的机会,这个机会,不可放过!”见周延儒犹豫不决,张溥不快地道:“天赐不取,必得其绺,老师何必多思?”

“天如,你姓子太急切……”

“老师,非我姓子急切,国家大事,不急如何能行?”张溥道。

他的态度有些咄咄逼人,不过面对自己这个弟子,周延儒却硬气不起来。当初他为内阁首辅之时,与东林交恶,在士林之中声名实在不好,他想起复,没有士林支持绝无可能。

“如今内阁之中,有钱抑之在,我起复是否,无干大局……”

“如何无干大局,钱抑之虽是东林宿老,却不是温体仁对手,欲对温体仁,非老师不可!”张溥再次打断了他。

周延儒嘿然一笑,温体仁其是那么容易对付的,此次退归田园,他反思此前,自己还是小瞧了温体仁。即使现在天子对温体仁略有疑虑,可圣眷未失,此时去硬撼他,周延儒没有任何胜算。

“老师,你究竟是何意?”张溥有些不耐了。

他对周延儒虽然有几分尊重,那只是因为周延儒是他进士科的座师,那一科当中他与吴梅村同样上榜,吴梅村为进士第一,书商将中试之人的卷子印刷出版,按惯例应该由几位考官点评他们的试卷,可张溥毫不客气地抢了这个活儿,由此便可看出,他实际上是瞧不大起当时的几位考官。

周延儒看了他一眼,心中暗恨,脸上却笑得更加温和:“天如,你只想着我,我回家才一年,陛下未必会起复,倒有一人,若是你愿意大力支持,更胜过我。”

“孰人能比得上老师?”

“何芝岳。”

“他……上次老师不是力荐他接替首辅之职,他畏惧温体仁,不敢出来么?”

张溥知道自己将温体仁得罪狠了,若不能将温体仁拉下,迟早是要受其党羽迫害。听得周延儒推荐何如宠,想到此人畏温体仁如虎,张溥叹息道。

“此一时也彼一时,当时避温体仁锋芒,何芝岳不肯出山在所难免,如今却不同,他乡梓遭变,就是他自家也损失不小,愤然出山,匡扶天下,肃清妖氛,正其时也!”周延儒道:“他此前不肯出,是因为悠游林下胜过去朝堂上艹劳,如今出了此等事情,他还不肯出?”

“况且,今上空着首辅之职已经有一年,温体仁始终只是次辅,今上虽简拔钱士升等相助,可首辅之位,迟迟不定,分明是今上虚位以待贤达,并未瞩意温体仁。何芝岳前次不明形势,不肯轻易入京,如今形势明朗,上有天子求贤若渴之心,下有天如等鼓吹抬捧之力,何愁他不去?”

“何芝岳……”

张溥有些犹豫,何如宠确实名声比周延儒更响,而起是东林前辈,与左光斗既是同乡又是好友。崇祯四年张溥考中会试那一次,他是周延儒的副手,也可以说是张溥的房师,因此倒不是外人。

相比名声颇有瑕疵的周延儒,何如宠要好得多,但正是因此,张溥并不太支持他。

张溥有自己的算计,何如宠在东林之中的声望太高,复社对他来说只是锦上添花,他即使就任首辅,也未必能采纳自己的计策,让自己能在乡野之间遥控朝堂之政。

“芝岳先生虽然也是合适人选,终究比不上老师,老师为了天下人,便勉为其难应了吧!”一念至此,他再度催促道。

“老夫说了,你艹之甚切,何芝岳今年已是六十有六,温体仁六十有二,老夫则四十二岁,来曰方长呢。”周延儒笑道:“如今温体仁风头正盛,且由何芝岳顶上两年,到时老夫再出山,为时尚且不晚。”

张溥犹豫了好一会儿,见周延儒心意甚决,也只能如此。

“天如,不过要成此事,须得钱牧斋等出手相助,你不妨再去拜访钱牧斋。”周延儒又道。

“老师为何不亲见钱牧斋,老师今后要再度初山,正需涤除旧恶,与钱谦益讲好,救既散之人心。”

“呵呵,此事老夫自知,天如你只管放心。”

张溥拱手而去,周延儒看着他的背影,摇了摇头。

这个张天如,自视甚高,竟然想控制自己,当真是一个目无纲纪伦常之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