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节(2 / 2)

而且这一回,他是铁了心要连根拔,老子儿子一块滚蛋,决不许周福全这个倒霉傻小子再赖在周家,吃周家的米饭,住周家的大屋,占着周家“金孙”的名头。

没想到老大这么狠心,连他的小儿子都不放过。

周连喜是破口大骂,骂周连贵黑了心肠,没情没意,狼心狗肺,一点兄弟情义也不顾。又骂老爷子偏心眼,三碗水端不平。

哎哟喂,他还有脸埋怨父母偏心眼?以往老两口的心眼都偏在他一个人身上,他享受着好处,就连个屁都不放。如今这个成了落脚蟹,也吃起偏心眼的亏了,就跳起来骂人。

这要是偏心眼的好处就得挨骂,那头一个要被骂死的,就该是他自个。

可这一回周老大和周老爷子都是铁了心,他就是骂破天,骂出花,这父子两也是共同进退,不为所动。

骂不动老爷子的心,他又赶紧哀嚎着喊亲娘。一声声鬼哭狼嚎的“妈欸,我的亲妈诶”,把罗小兰的一颗“慈母心”都快给生生嚎碎了。

别看周连喜如今已是四十出头五十不到,怎么看都是个老大不小的成年人。在罗家岙,他这个年纪的人早一点的都当上爷爷了。可就这么个爷爷辈的活宝,在罗小兰眼里,却跟外头蹒跚学步的小奶娃娃一样。

她是恨不得搂在怀里抱着,端在手里捧着,含在嘴里护着。

一想到小儿子要被赶出家门,吃苦头,她就心疼的不得了。因为心疼小儿子,所以就格外的怨恨大儿子,还有老爷子。

这个老大,打小就心眼多,人霸道。当年为了他自个的前程,就把老二的参军名额就抢了去。他如愿参军,又如愿进城,当起了干部享起了福,可何曾想过底下两个兄弟?

压根没有!他自个吃上皇粮,端起了铁饭碗,却叫两个兄弟在乡下继续当泥腿子,一辈子没机会翻身。

老二还则罢了,反正已经是别人家的,再有出息她也享福不到。

可老三是她的心肝宝贝,当哥哥的却一点不拉扯,怎么着都说不过去。

她天天说,天天念,可老大就是装聋作哑。她就知道,这个大儿子心里只有他自个,压根没有兄弟。

埋怨了大儿子,她又埋怨老爷子。

她心想老头子总觉得他是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其实全是狗屁。看他养出的三个好儿子,一个个都被他的神机妙算给折腾成了什么样。

倘若当初把参军的名额直接给老三不就好了,反正老二要嫁出去,根本用不着这个名额。老大要留着养老,根本不应该进城。

两兄弟换一换,不是大家都欢喜么。

这糊涂婆娘,还做春秋大梦呢。

母子两一个在外面嚎,一个在里面嚎,就跟二重唱似得,差点没把周家的屋顶给掀翻。

前来围观的村民和做见证的村老村干部,看了周家一场又一场的闹剧,到如今也有些厌烦了。

说实话,周老大对兄弟的无义,老爷子对儿子的无情,都让人感到厌恶。可周老三的无耻,也让人同情不起来。

周家这些破事,真是太叫人恶心了。

不管周老三乐意不乐意,不管周老大无情不无情,总之周老爷子下了决心,九头牛也拉不回来,这个家是分定了,这个小儿子他是真不要了,乃至于唯一的“金孙”他也不管了,彻底放弃。

所以周连喜全家都被扫地出门,而且一点东西都不会给他们。

另外周老爷子还当着众人的面发话了,这个儿子他只当是白生白养。从今往后,逐出家门,再不是周家的人。无论他将来是好是坏,都跟周家无关。

他要是发了财,周家也不会沾他一毛钱的光。他要是落了势,周家也不会借他一毛钱的光。

总之,他虽然还姓周,但跟周家彻底没关系了。

这不仅是分家,更是断绝父子关系,彻底的恩断义绝了。

万万没想到,周老爷子竟然是下了这样的决心,反倒叫原本嫌弃他太绝情绝义的罗家岙村民都情不自禁对周连喜心生各种忌讳。

试想,周老爷子确实是个自私的人,可并不是傻子。儿子一走大半年,好容易回来了,亲生父亲非但没有表现出父子重聚,一家团圆的喜悦,反而是迫不及待的就把这个儿子分出去,还断绝父子关系,彻底划清界限。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个周连喜在老爷子心里就是个彻底的害人精,沾上就得死。

周老爷子怕死,所以就连父子亲情都不顾了。

连人家亲生的爹都这么怕,旁人还敢沾?

当真是不怕晦气,不怕死么。

至于这个周老三到底有什么晦气,那就不得而知。但反正周家老大和老爷子的做法,总是有根据的。

人人都怕死,人人都嫌晦气。

这一下周连喜一家在罗家岙就成了人人喊打,人人嫌弃的老鼠。

被从周家赶出来,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周连喜还想的蛮美,觉得自个兜里反正有钱,还怕没地方住?只要他拿出呱呱响的钞票来,别人还不是上赶着借他房子住。

可万万没想到,他人臭了,连累的兜里的钞票都成了臭了。罗家岙的人不稀罕他的臭钱,更不想让他进自个家门,带来晦气。

罗家前一阵托付给王家大哥一并打的门窗都交付并装好了,如此一来,虽然楼上的房间都还没刷过,看起来简陋。但有了门窗再摆上一张床,至少能暂时住人了。万一过年家里来客人,就再也不用跟住人挤一块,安排的开了。

到如今两口子又攒了点钱,买了半车红砖,请了一个大工一个小工,帮忙垒院墙。

请工就得找到点心酒饭,故而就做了这桂圆吞鸡子的好点心待人。罗芙馨放假回来的巧,也有一碗好点心落肚。

这一回来就从自家亲娘嘴里听了周家这段“热闹戏文”,心里是啧啧称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