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2 / 2)

重振大明 路人家 5695 字 17天前

这是唐枫上次来时提到的一件让他们注意的事情。随着海禁一开,海外诸国对大明所产的茶叶、丝绸等物品的需求大大地增加。象佛郎机这样的小国家,自然是不可能拿出大量的金银等货币的,他们自身还在进行着资本积累呢,而大明现在所需要的粮食他们也拿不出来,最后还是唐枫指定要他们的火炮的。因为唐枫很清楚西方国家现在的火器已经远比大明要先进,既然只靠自身发展不出来,就要借外力了。

这个时候还没有所谓的保密原则,佛朗机人又对大明的产品很感兴趣,便拿出了数十门的火炮和不少的火枪用来交换。这当然只是杯水车薪,无法改变明军武器的整体面貌,但是唐枫也没指望单靠交易来提升军队的武器,他想到了另外的手段,那就是山寨。

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建国后的共和国也没少做山寨的事情,这方面显然古人就是有着基因的,再加上那时对知识产权什么的完全没有概念,做这事就更理直气壮了。不过唐枫没想到居然还会出现这么一个问题,居然无法模仿他人,这倒真是个难题了。

在听完对方的解释之后,唐枫便有些明白了,佛朗机等国已经进入到了工业革命的初期,在生产工具上已经超越了大明许多,他们借助了机械的力量自然比人手工要精细一些,这才导致了眼前大明无法仿造他们的火炮。

不过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本事,唐枫还是有信心的,他当即道:“这个虽然有困难,但不可能完全难倒了我们的匠人。他们可都是几辈人在火器前做事的,即便某几个人想不出办法,总会有人拿出个主意来的。这样吧,你传个命令下去,只要能解眼下之难的,无论他是什么身份,立刻就提拔他为局里的管事,并且赏一千两白银。”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同样的,重赏下智者也不会少。命令下达了不到半晌,就有几人来到了堂上,向唐枫他们说着自己的办法。虽然唐枫对这种事情所知不多,可看旁边官员的笑脸也能猜到问题应该是能得到解决了。

解决了这个难题,唐枫便在几人的陪同下在火器局里走动了起来。这里放着许多的成品和半成品的火枪、火炮,有的与以前所见相差不大,有的则是经过了改良,在性能和威力上强了许多。在听官员一一进行介绍后,唐枫赞许地点头道:“好,我们要继续走这条研发的路。我可以告诉大家,不久的将来,在沙场上决胜负的将不再是弓弩、骑兵等武器,而将是火器。只要我们的枪炮威力够大,别说是现在的金国,就是当初铁木真时的蒙古也只是一群待宰的羔羊而已。所以你们所做的一切都极其的重要。”

众工匠们听了这话,胸膛不禁又挺了几分,这可是安国公说的啊,他说的怎么会有假呢?此时,另一边传来了“啪”地一声,随后又有喝彩声响起,这立刻就吸引了唐枫的注意,他连忙带了人往前面一大片的开阔地走去。

这里是火器局里试验新开发的武器的场地,除了一牌牌的靶子外,就没了其他物件。这时候在人群中有个长相很是普通的男人正拿着一杆火枪试射着呢。在近两百步外的靶子上,正冒着一股黑烟,显然那一枪是正中目标了。

看到这一幕,就连唐枫也有些动容了。有句成语叫作百步穿杨,在百步外能射中目标已经很是困难,更别说是两百步外了。而这话指的还是弓箭,若是火枪,因为受这个时代的技术限制,能在七八十步处打中目标已经非常难得了,可今天却出现了如此让人意外的情况。

唐枫看了看那人和他手里的枪,问道:“这火枪是佛朗机的,还是我们自己的?”

“回国公的话,这是小的试验了好一段时间后,根据佛朗机火枪所造。虽然在威力上不如佛朗机枪,可在射程上却比它要远上一些。”

“哦,那你是怎么做到的?”唐枫立刻就来了兴趣。

见安国公对此如此感兴趣,那工匠心里也很是激动,毕竟那可是当朝国公,朝政的一把手啊,得他一句称赞,自己想必是会受到重用了。好半天后,他才用颤抖的声音道:“回国公,小的家里原来就是造这火枪的,又有国公之前的指点,所以便根据佛朗机火枪造出了这把火枪。今天一试,倒还可以。”

“唔,你做的不错。”唐枫赞许地一点头:“我赏你一百两银子,希望你不要自满,要根据佛朗机枪造出我们大明更好的火枪来。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谢国公厚赏!小人姓马,没什么正经名字,只因为行三,所以被人称作马三。”

“这样吧,我给你起个名字吧,就叫马化腾,希望你能根据他人的火器来模仿出我们大明自己的火器,不要辜负了这个名字。”

“是,小的以后就叫马化腾了,必不会辜负了国公的看重!”那工匠忙欣喜地答应道。只是他觉着奇怪,为什么国公看自己的眼里有些不一样的意思呢?

这两件事情立刻就在火器局里传了开来,这种榜样的作用比之朝廷的三令五申都要强得多。原来解决了一个疑难能得到如此丰厚的赏赐,原来在火器上的突破能让国公如此看重,这让一众工匠们的积极性大大地增加了,大家都想着法地研制新的武器,想着有一天也能让国公夸奖和赏赐。

这种积极的作用正是唐枫希望看到的,他知道在不久的将来,因为两三百年来的不作为而形成的僵化思想就将完全打破,大明在军备上的实力将会出现一个重大的改变。再也不会有清朝晚期那种中华民族被外国列强欺压到头上的悲剧发生了,因为在火器和船舰上,我们不再比他们弱小。

虽然在唐枫以往所学到的知识里,经常提到上层建筑是落后的关键,认为封建统治的一套手段很是落后。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在见识了明朝的政治体制之后,他却并不认为这个时候的体制有什么问题。皇权也被内阁所限制,并不比后世的某些国家的君主立宪差,而且这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所以他并没有改变这个的意思。当然,若是几百年后能出现一些进步的人士来对此进行新的改变,唐枫也是乐见其成的,即便到时候他是看不到了。

与大明国力蒸蒸日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草原上以放牧为生,完全靠老天吃饭的游牧民族了。这些年日渐寒冷的天气,使得草原上的草很是稀疏,这就导致了牲畜不时就要断粮,而一到了冬天更是白灾不断,又是大量的牛羊等动物被活活冻死,就连寻常的牧人也因为帐篷的不够防寒而有冻死的,这使得金人和蒙古人的日子都极不好过。

既然自身已经无法可想,金人只能寻求从外面得到突破了。临近的蒙古人和他们一样,也是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只有南边的大明,依旧富庶,这让他们顿生再次南下之心。此时皇太极的身子骨越发的不济,国事已经交给了他的长子豪格来处理,他正年轻气盛,没有之前对明军的恐惧,自然不会有什么顾忌了。

不过对西边的蒙古人,金人却是有着防备的,因为这些年来蒙古人总是对自己有着不小的威胁,若是这次金国发兵攻打中原,蒙古人趁机来袭的话,也不是什么好事。所以豪格就派了人前去蒙古草原,与那里的人进行和谈。

这一次还真是找对时间了,原来蒙古也对大明再次生出了觊觎之心。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虽然双方有着互市的协定,但是因为经济结构的不相同,其实总的看来还是大明占了便宜。这两年牛羊冻死许多,蒙古人能拿来与汉人交易的货物就更少了,这让他们也开始不想再通过和平的方式与大明往来,而想要打草谷。

金人和蒙古人居然有了一样的想法,这让双方的和谈变得极其顺利。既然大家都想着汉人的财物和花花江山,没有不合作的道理。

大明正元二年的秋末,金人和蒙古人同时找了一个借口,然后悍然出兵侵犯大明边防。立时,大同一线和辽东一线都摆出了防御姿态,同一时间的,这两处的快马就急奔向了北京城,向朝廷禀报有敌来袭。

几日之后,朝廷就作出了指示,一面命当地守军严守门户,一面命各地卫所官军各派人马赶去救援。其实唐枫的真实用意,还是在趁此机会将蒙古和金国这两个一直威胁着大明边疆的敌人彻底地扫灭,以做到一劳永逸的效果。现在也该是那些不断生产出来的火器展现它们的威力的时候了……

第645章出兵辽东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与汉人之间的关系总是那样,当汉人强大的时候,他们就会很老实,与你们进行平等的贸易往来,可一旦汉人稍弱,这些野蛮的民族就会对你的边境用兵,甚至是剑指中原,屠杀百姓。从最早时的匈奴而到后来的回纥、突厥,再到契丹、女真和蒙古,每一个游牧民族都与汉民族有着解不开的深仇。

对现在的大明来说,最大的仇敌自然就是北边的蒙古各部,以及新崛起的东北后金了。一个是两百年来总是战战和和的老对手,另一个则是近些年来总是在了殴打能够地区虎视,更是几番大兵压境的眼中钉。所以当唐枫下令要对这两个敌人用兵的时候,整个大明上下是空前的团结,这或许也是因为现在朝廷中武将势力得到扩增的一个好处吧。

在两年的休养生息之后,大明的国库已经有了一千余万两的存银,再加上堆积在官仓中的粮食,大明已经有了足够的本钱与这两个心腹之患战上一场了。不过物资的充足还不是最关键的,要与向来凶悍善战的游牧民族作战,大明还需要精锐的军队,以及强大的信心。

对此二点,大明却还是有着一些难处。虽然大明各地卫所的兵力加到一起是个很庞大的数字,但是他们终究只能算是民兵性质,平常只是在田地里耕种,最多就是每个月操练那么几次,实在是不可能象真正的战士一样英勇善战。而这也导致了从其他各地抽调的人马很难有必胜的信念,这士气上就会比敌人弱上不少。

好在唐枫对此早就有了应对的办法,他已经不想和敌人纯粹的拼勇敢和性命了,那些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的火器该是时候登场了。在各地抽调的精锐纷纷赶来的时候,唐枫便从中再次进行了挑选,将那些年轻力壮,且目力好,手稳的军士单独地挑了出来,然后将他们组织在一起,进行火枪的试训。这一次,他将要投入有史以来最庞大的火器,将蒙古和金国两个以自己的骑兵为傲的民族彻底地打下去。

在这些人马尚在北京城外进行着战前训练的时候,辽东和大同两地的战报就不断地送来了。虽然这两方面的人马出战时说的很象那么回事,可真到了沙场上,在面对着明军的严密防守时,却依旧难有很好的效果。

大同方面虽然没有象辽东那样有着许多经验丰富的将领和久经战阵的精兵,但是却也不是太难守。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敌人也不是骁勇善战的金国骑兵,更不是当初纵横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而只是一些比自己强不了多少的蒙古军队而已。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在这些年的和平之中,蒙古各族都过着平静的生活,虽然他们依旧有着狩猎的本性,但是凶悍之气却少了许多。而且蒙古现在只是一个各部落的联盟合体而已,很难做到军令统一,这也使得他们的战斗力打了一个折扣。另外,还有一点也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蒙古各部现在自身内部也有着不小的矛盾,再也无法如当年般上下一心了。

这还是当初唐枫所设下的对策呢。当初与蒙古进行正常贸易的时候,唐枫就提议多给他们一些丝绸、瓷器和精美金银器的商品,以腐蚀各部落的首领。现在这个策略已经初见成效,蒙古内部贫富差距也开始拉大,许多的牧民难以维生,而首领们却是金银满屋,这如何能让大家真个肯为这些首领卖命呢?有的时候,糖衣炮弹比真正的大军杀伤更大。

有了这种种的原因,再有大同那坚固的城墙作为后盾,明军要挡住蒙古军的进攻就不是什么难事了。不过看着不断杀来的蒙古人,已经有些日子没有好好作战的明军守将们心里还是有些恐惧的,这从他们的战报最后就能体现出来。他们不但说了详细的攻守情况,而且还再次向朝廷求援,希望赶快派足够的人马来到大同,以打退来犯之敌。

至于辽东方面,情况就简单得多了。与金人之间的战事已经不知道有过多少次了,辽东将士上下并不觉得惊讶,该怎么防御还是怎么防御。在这几年里,辽东的火炮又多了不少,那可是京城的火器局以及神机营新研究的犀利武器。这一次这些新式的武器很快就发挥出了它们的作用,无论是威力还是射程都远胜以往的大将军炮,这让没有准备的金人吃了不小的亏,还没摸到城墙的边呢,就葬送了不少人马。

直到这个时候,金军统帅豪格才明白之前自己的祖父、父亲和叔父为什么都会在辽东吃下大败了,实在不是自己不给力,而是敌人太强大啊。不过初生牛犊不畏虎,年轻的豪格并没有被几次的失利所吓倒,他依旧在想方设法地攻打着辽东重镇锦州,只是不再象之前那样强攻了,而是开始有策略地攻击。

当看完辽东的战报之后,唐枫欣慰地笑了。大明从来就不缺善战的将领,现在辽东的满桂等人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又有吴三桂、孙传庭等年轻一辈的朝气,足以将敌人挡在城墙之外了。

可是这一次唐枫的目的可不光光是将敌人拦住而已,他还有着更大的抱负呢。所以在朝堂之上,唐枫便再次重申了要出兵此二地的意思。思想上已经统一的朝堂,现在只是讨论一个问题,究竟是先对付哪边的敌人?

对此,朝中许多将领都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说道:“如今的蒙古军在战力上远不如金人,我们该当先难而后易。先将易于对付的蒙古军打败,那金人便成了孤军作战,到时候我们要取胜也容易得多了。”

可是也有人对此抱着不同的看法:“非也!我以为该先战金人,只要将其杀退,蒙古军自然会不战而退,到时候还免了一番手脚呢。”

当然,还有更加特别,豪气冲天的,提议道:“以我之见,该当两面同时出兵。以我大明如今的实力,足以同时将两路敌人尽皆杀败了,何必非要分出个前后呢?”

这些或是对军事略懂,或是只会纸上谈兵的武官们在殿上侃侃而谈,直听到其他人一头的雾水,一时间委实是拿不出一个恰当的方法来了。

唐枫在旁看了半晌,知道自己若再任由这些人争论下去,只怕金人杀到北京城下都未必会有一个结果。因为他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有无法让对方信服。所以在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唐枫便是一声清咳。当时,整个殿上就肃静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现在掌握着一切军政大权的安国公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