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改了主意”顿令赵珂阳倍感意外,似觉出内里因果,愈是品味愈是震惊不已。
温智元仍无所觉,赵珂阳端着一副平静之相,不动声色地执起茶盏来佯作知情貌,腹稿打了半晌才缓缓地抬起一双波涛汹涌之眸,隐晦与他细问……
室外暗月朦胧,夜空层云流转,彷如精怪鬼魅趁风势而乱,至夜去晨来方归静谧。
转眼三日即逝。
钦天监温智元所言之妙象渐露端倪,入夜后晴空复有月朗星稀之貌,果又见柔光万里,将人间蕴出无尽温和。
宏宣帝夜宿秋华殿中,后宫随月而歇,座座寝宫接连熄了宫灯,只留下廊里星星点点的数盏照着几寸亮。偶有春时夜鸟啼鸣三两声,迎不着相合便又静下,拢翅隐于葱茏枝叶间。
似这般和缓宁夜,宏宣帝却未得好眠,辗转反复,如有一团炽火翻滚于胸腹之内,无端激出他满额凉汗。
这失眠之症来得忽然且难觅其因,宏宣帝无法,亦不愿在这深夜时分传唤太医院医师问诊,便省了那麻烦,独于床榻起身,趿上鞋履行到窗前去纳凉。
镂满秋棠的一扇巧窗本就启有一丝缝隙,宏宣帝但觉室内仍旧窒气难疏,探手将之全扇推了开来,霎时间清辉星光尽洒入房。
身后有女子靠近,宜妃经他扰醒,睁眼瞧得此景便取来薄衫为他覆在肩头。宏宣帝怡然几分,反手抚了抚肩上那软若无骨的红润酥手,听那春水般舒缓之声含笑唤道:“皇上您看,月有红光,盈盈润润似宝玉般动人,莫不是吉兆?”
宏宣帝随之抬首,也将目光投往高处,见那圆月如碧,似有仙气浮于其表,玲珑透着一层澄粉光泽,悦目至极。
“此乃吉兆?”
宏宣帝反问,然一后宫女子岂能兆天,无非是空口说些讨喜的吉利话罢了。他不是不明此理,不过仍愿听听,全当图个畅快。
宜妃深谙此道,当即顺着龙心往下宽慰:“是啊皇上,现如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臣妾以为此乃盛世之兆。”
话落听一声沉笑,宜妃暗喜,心知又讨得欢心。
宏宣帝未再与她论这天象究竟为何,裹着那手将人拥到臂间,同倚窗榻赏了半宿月。
而此祥月吉象一说,竟当真为钦天监所禀,仅仅待到翌日,监正温智元便于御书房外求请面圣,贺喜天子。
御书房温温燎着一抹淡香,混着点点竹叶味,正与书卷相得益彰,令人心旷神怡。
温智元得王公公通传,一身官服入内叩拜,字里行间盈满喜气:“臣恭喜皇上!昨夜月泛红光,臣夙夜不眠,察亢金龙熠熠生辉,与月交相辉映,是乃救世去苦之祥瑞吉兆。眼下祭农节将近,晦月陡然转明,乌云消散无踪,天呈此象,必得三年如意顺遂。”
久不逢钦天监报喜,不想一报便得大吉之势。宏宣帝愈发听出笑意,又闻他所言与昨夜宜妃讨巧之话不谋而合,当下行赏,除钦天监外,御赐宜妃幽月钗一对。
温智元叩谢隆恩,罢了却又倏而话锋陡转,大胆警醒道:“请皇上恕臣多言,亢金龙正气丰盈,将于月内布泽天地万物,期间切不可破其气、毁其神,否则吉象尽失。”
宏宣帝听进耳里:“爱卿且道,何谓‘破其气、毁其神’?”
温智元敛首禀着,闻此问话暗将双眼抬了抬,察宏宣帝面无不悦才又如太子指点那般答道:“回皇上,此月内宫中不可现血光,举京不得面东哭丧,其余诸事但行吉利之道即可。”
“准,”宏宣帝颔首,唤王公公入殿,“着人拟旨,一月之内宫中不问刑,京人不可面东行丧。”
“嗻。”
大太监王公公奉口谕退去,留身后温智元此行如愿,彻底松了心神。
不至当日未时,一纸皇令便张贴于城门之下。
旭安殿里,太子好整以暇,只等着“破兆”现世,届时总有一人该当问责,以一己之身尝这逆天大罪。
清幽庭院外蒋常步履沉重地行回殿内,穿堂过帘,不顾尊卑之礼径直凑往太子耳畔低声道了几句话,罢了再退开两步,静候吩咐。
平怀瑱面上神色随他口里所道一字一字越渐不善,袖里手掌紧握成拳,少顷,又寸寸松了开来。
“罢了,”他眼底浮起重重寒意,似将一人身影攥在眸子深处,终令其无处遁形,“暂莫打草惊蛇,再留她两日。”
“嗻,”蒋常心领神会,复又悄声问道,“可要将她支去旁处?留这么一人在后厨里面,奴才以为实在冒险。”
平怀瑱思忖半晌,既觉蒋常言之有理,又觉如此举动难免令对方有所察觉。
思来想去,现正值紧要关头,与其惊扰对方半分,不如涉险将人留在原处,料那区区一名宫婢尚不敢对太子下手,于是回道:“不必,令人盯紧她便是,旁的一切如故。”
“嗻,奴才这就去。”
蒋常即刻转身去寻旭安殿宫女掌事,与之暗作安排。为防万一,再取来银针傍身,自此太子所食所饮,皆为他亲手看顾。
风浪滚了二十年了,他瞧了其中十余载,比谁都看得清楚——只知万事皆为其次,太子无恙才最是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