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_25(1 / 2)

一一 二冬 1945 字 16天前

虞一笑了笑,悄然举起镜头,对准画面中间专心致志地那个背影,按下快门。

第18章 双箭头?

虞一在院里坐了一会儿就开始发呆,他此行无心采风,胶片也拍完了两卷,就坐到一旁去和看似吃完鱼虾的老头聊起天来。他天生自来熟,生的模样又好,只要他愿意,就仿佛自带着和生人亲和友好的气场。

那老头坐在最不起眼的角落,想来并不是这户人家中的主人,穿着一双灰色的布鞋,披着藏蓝色的外衣,正抽着窄版烟。所谓窄版,类似汉烟,都是没有滤嘴的,以前穷人家抽烟不讲究,抓点茶草用纸卷卷就抽,也就演变成后来这种窄板烟。

虞一好奇得很,跟老头搭话,两人便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来。老头虽带着些地方口音,但虞一多数还能听得懂,到后来老头就卷了一支递给他,让他试试看。也不是没有软硬盒的烟,只是抽个噱头。虞一抽了一口,当时呛得舌头发麻,咳了好几口,老人就拍着他的背大笑。

“我们以前村里人没几个抽烟,后来都知道这一带鱼水多,渐渐就有人搬到这边来。村口的那老李,就是有小车的那一家,还有红桑他们家,都是后来才搬到我们这边。”他说。

虞一微微笑搭话:“那你们这一户是相当久了?”

老人回答:“应该算最早迁过来的,当初只有稀稀落落八‖九户人家,而且在这边搭个房子,只是图钓鱼省事儿,每次要在天黑前赶回原来的村子。”

他摇摇一指,海峡的东边延伸出去,看不到尽头,更看不到村落,虞一的目光却随着他的指尖追随出去,仿佛在那虚无缥缈的地方,却是有着和乐融融的千家万户。

“说千家万户是夸张了。”老头摆摆手,“我们这穷土地方比不上城里,能有个千户人家就是相当大,很热闹。那时候来这边捕鱼,就算再晚,收效再不好,总也要晚上赶回去,有时候下雨,就像昨晚一样……但还是觉得回去就是家。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嫌麻烦,我老爹也常来这一代,就在后来跟随者一票人到这边建房子,买土地,到周六周日往城里跑一趟,出货。再后来有固定的人到这边收货,看上这边的鱼水,我们就安心打鱼,十几二十年也就这么过来了。所以小伙子你看,事情再难,总比没有的好,只要想做,认真做,总有一天也能混出点名堂来。”

虞一思索着老人的话,笑着点头,又从口袋里抽出自己的烟递给他,上好的玉溪。

男人似乎就是这样,不论境遇再如何不同,是不是一路人,一根烟,一瓶酒总能拉近关系。或许一辈子见过一面,喝过一次酒,抽过一次烟,也没有成朋友或别的什么,但彼此听了对方的故事,日后偶尔静下来能想起,又何尝不是缘分?

他没有多问老人为何不是当家的,又为何只是默默坐在角落中,这是人家里的私事。

虞一只是想他的话,他不似城中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更没有复杂的生活。他们的生活十几年如一,用外人眼光看来几乎单调到枯燥。可老头的话讲一句是一句,在虞一心中留下了痕迹。话虽糙,但理不糙,只要愿意,只要想做,认真做,不至于混不出名堂来。

而自己的混不出名堂,真的全都怪罪于以往的那桩事情吗?不论当年的自己是否真的爱着宋琦,在这件事上,他真的尽力,真的认真思考了吗?

否则怎么会就骆连一个局外人,都看不过,对他说,让他尽早起诉呢?

虞一脑中走马,思绪却又渐渐被滔滔不绝的老人拉了回去。再来后,又聊了一会儿,有人叫老头的名字,老头便掐了烟,起身过去了。

回过头,见夏夭不知何时无声无息地站在他身后,笑眯眯地看着他,也不说话。虞一心里有阴影,见了夏夭笑眯眯地这款神情就心中不好,当即挑了挑眉,询问。

夏夭说道:“你不跟去采风,照了半天的相,现在跟这里蹲个马扎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我都怀疑你是来找素材写东西的了。”

“什么素材不是素材,音乐,摄影,故事,实际上不过是一回事。”虞一混不在意地笑笑,起身时发现腿整个麻掉,几乎不能走路,抽着笑嘶了几声,才发现自己是真的聊了很久。

太阳已渐渐到正午,阳光炙热,可风却凉,一冷一热,反倒让人觉得十分舒适。环顾四周,小葵和大飞已经不见了人,夏夭说他们俩又去逗狗了,齐胜英则回去取航拍的工具,说想来一张海村的俯视图。骆连呢?

“都走了,别看了,陪你夏哥哥回去吃点东西。”夏夭揽着虞一就往回走。

说是回去,其实在陆上也耽搁了不少时间,毕竟夏夭也是一名摄影师,他拍照的姿态相较于骆连,那可就夸张多了,可谓是相当多的戏。于是一路上看到好的景致,虞一就要停下来,看夏夭凹着稀奇古怪的造型,为的是用一个好角度咔那么几张。最后夏夭脚步一缓,他就自觉地停下来,也跟着拍。举起相机却又想起来,胶卷已经拍完了,还没有换。

夏夭帮虞一换了胶卷,拿着相机左右瞅了瞅,稀奇地啧啧:“我刚才就想问,这东西是老骆的吧?他看自己的相机一向跟宝贝似的,也就我跟他这么久的交情能借出来,你小子有点厉害——果然脸长得好。”

“这他妈关脸什么事儿,我是刷脸刷出来的吗?”虞一气笑,夺回相机试了试测光,又说道,“我看你一天到晚也闲得很,同样都是摄影的人,怎么就跟骆连差别那么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