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1 / 2)

若离于爱 青衫落拓 1639 字 10天前

我横他一眼:“你意思是说,以我的长相,没有知人之明,也该有自知之明,对吧?”

他嬉皮笑脸地说:“你有内在美嘛。”

我一把打掉他递给我的啤酒,酒瓶落地发出刺耳的碎裂声,所有人都看过来,我站起来就走,他追出来,拉住我的胳膊,气冲冲地说:“你发什么神经啊?”

“你管我呢。”

“以前开更大的玩笑,你都不在乎,今天是怎么了?”

“以前我处于潜伏期,今天正式犯病了,可以了吧?”

我甩脱他的手,过了马路,他大概也被气到了,没有追上来。我一口恶气无从发泄,也不搭车,大步疾走,胡乱转了大半个小时,感觉累了,也慢慢冷静下来,不禁哑然失笑。我和周锐以前时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拌嘴斗气,听得我爸直摇头说无聊,恐怕哪一次都没今天来得更幼稚可笑。

走到一个公汽车站,我停下来在十几块并列的站牌间研究公交线路,打算回学校,又一次为这个城市复杂的交通头痛,不过站牌上一个站名跃入我眼内:化工厂。

上次许可带我去那里找过爸爸。

我上了去化工厂的公交车,到站下车之后,不免有些茫然。

这个宿舍区楼房外观相似,道路横七竖八,好在我也根本没想去找爸爸的哥哥家,只是想随便走走。

距离上次过来,已经有快一个月的时间,到处刷的大红“拆”字依旧醒目,行人来来往往,一些商店做着最后的甩卖,播放着快节奏音乐,倒有一股反常的欢腾热闹。我漫无目的地走着,周围楼房明显都起码有二十年以上历史,想想爸爸小时候就住在这里,也许曾在这条路上闲逛过,我有微妙的满足感。

我原本觉得自己跑来这里,大概是与周锐吵了那场无聊的架之后心血来潮,现在一想,大概每个人都本能地想追溯自己的来处,我没有这个可能,可是我愿意将爸爸出生成长的地方视作故乡。

这个半封闭的宿舍区看上去风格与省城其他地方完全不同,倒与我们那个小镇有着某种相似之处:旧旧的楼房延伸出各式违章搭建的门面,狭窄弯曲的街道,卖着廉价衣服的小商店。走过几条街,前面是一所学校,挂着“化工厂子弟小学”的牌子,但奇怪的是大门被拆掉了,门口停着一辆货车,有三五个工人在往外搬着旧桌椅,我信步走进去,看得出这所小学已经人去楼空了一段时间。沿围栏种的蔷薇无人修剪打理,在春天适宜的温度里疯长着,开出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花,配合空空荡荡的操场、被拆得七零八落的教学楼,有一种奇怪的如同置身于荒野的感觉。

我沿着操场走,突然听到有人叫我:“慈航。”

我冷不防吓一跳,连忙转身,发现不远处操场边缘的石凳上坐着一个人,路灯昏暗地照进来,看不太清长相,等走近几步,我松了口气,原来是梅姨。

“梅姨您好。”

她疑惑地看着我:“慈航,你怎么会来这里?是想找你大伯吗?”

我哈哈大笑:“我爸没哥哥,我也没大伯,我才不会找他呢。我是路过这里,忍不住进来转转。”

梅姨也莞尔:“真巧,这个小学是我和你爸爸的母校。这么多年,我还是头一次在城里待这么长久,哥哥姐姐还要留我,我实在放心不下家里,打算明天回刘湾,忍不住到这里来坐一下,以后这一带拆迁建商业区,就再也看不到了。”

我在她身边坐下:“梅姨,您和我爸做了多久的同学?”

“那得从托儿所开始算起了,你大概不知道托儿所是怎么回事吧。那个时候,这里住的多数都是化工厂的双职工,当妈妈的生完孩子休完产假后要继续上班,如果家里没有老人帮忙带小孩,就必须把孩子送到厂里的托儿所,让阿姨照看,工休时间可以过去喂奶。我们一路从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一直读到中学,再一起去清岗插队。”

“哇,你们是青梅竹马啊。”

梅姨被我逗乐了:“这词可不能乱用。化工厂区太大了,以前一个年级开七八个班,我跟你爸在不同班级,几乎没讲过话,真正熟悉起来,好像是在插队以后。”

“梅姨,你们搞没搞同学会什么的?”